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最新章节列表 » 第600章 风雨飘摇 (2/2)

第600章 风雨飘摇 (2/2)

文/实朴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本章字数:420.48万字 |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txt下载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手机阅读
血案。

同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7000余名学生从北京大学出发,进行持续五个多小时的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天津的大、中学生也进行了反饥饿、反内战游行。这一运动迅速席卷武汉、重庆、广州、长沙、昆明、福州、南昌、桂林、济南、开封、沈阳等60多个大中城市。社会各界以及上层爱国民主人士,也以各种形式支持和援助学生运动。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不得不释放全体被捕学生。

继“五二〇”游行之后,学生又接着罢课几天,延续到了5月23日。

胡适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反饥饿、反内战是你们对现实不满的反映,但长期罢课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继续罢课会发生更大问题,希望同学早日复课。”

当时有一部分激进的同学,通过华北学联向全国各大学号召在6月2日发动更大规模的全国罢课、罢教、罢工、罢市运动。国民党政府非常震惊,通令全国各地严加防范,武力镇压。面对这一形势,胡适非常焦虑,怕在这一天发生流血事件。

他向北大学生自治会建议:“你们在6月2日那一天千万不要出去游行。”这一天,北平的专科以上院校大门都布满了军警,北大校门口堆起了沙包、铁丝网,架设起机关枪,装甲车在校园四周行驶,如临大敌。这一天,华北学联和北大自治会决定不上街游行,改在校内民主广场举行纪念民主烈士闻一多等人的追悼会,请胡适、周炳琳、钱端升、杨西梦等教授到会讲话。

胡适出席并作讲话,他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政治腐败,而又没有人出来进行改革的时候,这一改革的责任就落在学生身上了,中外历史皆是如此。这次你们发起的反饥饿、反内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你们很有理智,很有秩序,能收能放,今天你们决定不游行,就是很理智的行动。”

他的讲话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第二天北大就正常复课了,北平也没有发生大的流血事件。

1948年8月,国民党北平当局受上峰指令,要在全市大专学校逮捕所谓闹事学生。

8月19日清晨,北平11所专科以上院校都受到军警的包围,报纸上二次公布了名单,要上了名单的学生到特刑庭报到,不去者一律由军警进校捕人。

上了名单的324名学生,都是各校学生运动的骨干,其中北大最多,有93人。

北大学生自治会当即决定,把上了名单的同学迅速秘密送离北大。

19、20、21日这三天,北平有10所大专院校,国民党军警都进校进行了搜查逮捕,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也不例外,唯独北大还没有军警进校捕学生。

北大学生自治会开会进行研究,认为这是因为胡适知名度高,北平当局一时不敢贸然行事。自治会当即决定,立即组织同学向胡适请愿,请他出面交涉,阻挡军警进校捕人,保卫北大尊严。

8月21日下午,200个同学组成了请愿队,从沙滩出发,打着小旗,高呼口号“反对军警进北大捕人”、“拥护胡校长保护北大尊严”,然后进了胡适住宅的院子里。

当时胡适很惊惶,脸都变色了,不知同学们要对他干什么。他连忙走出房子,请自治会代表进屋谈话。当听到自治会代表向他提出的要求后,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他说:“我可以接受你们的要求,但有一个条件,凡上了名单的同学都要离开北大。”

请愿队离开胡适住所不久,北大训导处贴出了一个布告,要求上了名单的学生一律离开北大。

8月22日上午,训导长贺麟到三院、西斋、红楼、灰楼的学生宿舍查看了一番。

8月23日,胡适给北平警备司令部陈继承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北平特刑庭要传讯的北大学生,经贺麟训导长查看,全校遍觅不见一人。”

24日上午11时,北大各个校门的军警就都撤走了,同学们纷纷涌向民主广场,高兴地互相握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和《光明赞》庆祝胜利。

这次胡适出面,成功阻挡了军警进校捕人,保护了北大的尊严,也保护了进步学生。对于胡适这样的当局任命的校长,能做到这样并非易事。

(快捷键 ←) 上一页:第599章 北大开学(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