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最新章节列表 » 170、血战铁锯岭54 (1/2)

170、血战铁锯岭54 (1/2)

文/满天风雪莫愁

如果换作白天,小次郎和武藏二人,很难潜行到如此接近岗哨的位置。

但在这夜间,月光虽然明亮,终究不如白昼清晰,二人行动又是加倍小心,故此可以近距离观察而不被人发觉。

相距50米的距离,小次郎闭着眼睛,都能够在对手作出抵抗之前,将全部的敌人逐一射杀。

唯一可虑的是,那些个哨兵被打死两三个人后,剩下的人会不会一头扎进黑暗中逃之夭夭?

不过这也没什么要紧的,反正小次郎的目标是抓一个舌头,这件事交给了武藏,他很放心。

见武藏答应下来,小次郎深吸一口气,稍微平复一下气息,方才在山野里一路跋涉,饶是他轻装上阵,也不免走得气息紊乱。

当然,背着一堆东西的武藏,更是汗如雨下,被山风一吹,即便是在七月天的夜里,也感觉身上凉飕飕的。

“准备好了吗?”

小次郎低声发问。

武藏已然卸下身后的背囊,检查了一遍腰间两把手枪的弹夹,随后答道:“没问题,我随时可以出击。”

小次郎点点头:“那好,看见哨所20外的那一棵枯树了吗?你匍匐前进,尽量接近那里。等会儿枪声一响,你直接冲进哨所里,按我的命令行事就行,不用理会外面的人,我不会给他们开枪的机会。”

说完,小次郎直接把98k架在身边一株歪脖子树低矮的树杈上,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武藏则将身体伏倒在地面上,手脚并用往前爬去。

就在这时,忽听得岗哨那边有人拉动枪栓,发出一声呼喝:“口令!”

小次郎和武藏的心,顿时往下一沉--

被发现了!

武藏立刻停止爬行。

由于武藏还没抵达指定位置,小次郎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没打定主意是强行突击,还是暂时退避,就听见有人朗声答上了口令:“巡城马!”

借着月光,小次郎看见前方的山坳里转出一前一后两个人,径直朝哨所方向走去。

却原来是哨兵听见山坳那边的动静,故而出声发问。

这两个从后山下来的人,正是魏和尚与李富贵。

一看见魏和尚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小次郎暗自惊呼一声:

怎么是他?!

魏和尚当然不晓得,若是他俩稍晚一步,哨所这边就会被小次郎一锅端,答完口令后,很快就走到了哨所前面。

在魏和尚接近哨位的这段时间里,门口的哨兵们已经把架在地上的枪支全都拿在手里,作出了警戒的姿态。

哨兵开始例行公事询问魏和尚的去向,魏和尚也如实相告。

夜深人静,隔着几十米远,小次郎可以清晰地听见哨所方向的对话--

“李富贵,这么晚了,下山干嘛?这人谁呀?嗯,好像是前天跟着团座上山的保安团的人……”

“小三,我们是奉师部之命,去一号和三号高地。你没认错,这位就是汉口保安团来的……”

“这就奇怪了,啥事这么急着赶路?”

“军机大事,无可奉告。”

哨兵见李富贵故意逗他,笑骂道:“去你娘的,少在这边跟我放屁!还军机大事,哪轮得到你?”

魏和尚打断他们的对话:“我们赶时间,快让我们过去吧!”

几个哨兵七手八脚地去将木头拒马抬开,让出一条通道。

魏和尚跟李富贵打个招呼,二人穿过这个通道,大步流星往山下走去……

魏和尚二人的出现,打乱了小次郎先前的计划。

在看见魏和尚现身之后,小次郎的枪口第一时间就瞄准了他。

相对于抓一个活口,显然魏和尚这个支那军队的狙击手,身份更为特殊,对下一次进攻第二高地的影响也尤为重要。

今日两军阵前,小次郎必欲置魏和尚于死地,只可惜几次射击都未能如愿。

现如今遇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小次郎当然不愿错失良机。

可是就在小次郎的手头即将扣响扳机的时候,他突然听见了一个对他而言极为敏感的词语--

汉口保安团!

中村美雪来信,说小三郎在汉口遇害,不就是死在汉口保安团的劳什子“魏和尚”手里吗?

眼前的这个支那狙击手,居然也是来自汉口保安团。

那么,他为何会来到九江的铁锯岭?

他知不知道小三郎遇害的详细情节?

他认不认识杀害小三郎的凶手?

一系列的问题,立刻浮现在小次郎的脑海里。

小次郎的动作陡然一顿,勾住扳机的手指也慢慢松开。

由于哨位那边的谈话,并未吐露出魏和尚的身份,所以此刻的小次郎,不知道这个来自汉口保安团的人,就是他想要将其碎尸万段的“魏和尚”。

是以,小次郎固然可以一枪干掉魏和尚,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有了新的打算。

武藏见小次郎迟迟不动手,便轻声发问:“少佐阁下,下一步怎么办?”

小次郎毅然说道:“之前的行动计划取消。咱们换个目标,跟上从山上下来的这两个人,找个僻静处解决掉他俩。”

小次郎的想法,是尾随跟踪魏和尚,在远离此地后,突然发难,打伤这两个人,然后生擒活捉。

他有三个疑问要从魏和尚口中得到答案。

一是支那军队对抗炮火的秘密。

二是魏和尚连夜下山,究竟意欲何为?

三是关于小三郎遇害的细节,以及凶手的下落。

(快捷键 ←) 上一章:169、血战铁锯岭53章节列表下一页:171、血战铁锯岭55(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