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武侠小说 » 开局离婚被迫成为全职艺术家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十八章 一首七律送给大家 (1/2)

第三十八章 一首七律送给大家 (1/2)

文/金海浅

当李安念完这首水调歌头时,又过了二十多秒,这首词已经形成一行行文字,出现在了舞台中央的大荧屏上。

观众们清晰的看到了荧屏上的一行行文字。

然后。

现场的观众们一片寂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呼吸都是屏着的。

每个人都死死盯着,看着荧屏的文字。

鸡皮疙瘩,在他们身上起了一层又一层。

如导师江庸所说,好诗就是无论你懂不懂诗,但当你听完念完后都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锦瑟》是如此,《明月几时有》还是如此!

观众们还沉浸在《明月几时有》的震撼中时,舞台上蒙面的安之若素又说话了。

他道:“时间紧迫,下一张图,继续作诗。”

那种语气,那种态度,仿佛他刚才念诵出来的只是一首普普通通,内心毫不在意的诗词罢了。

但是,这首《明月几时有》太经典了。

没有人愿意让这首词就这样翻页了。

导师位上的苏羽琪突然开口了:“我想评价这首词给大家注解一下可以吗?先不要翻页。”

江庸和骆斌也连连点头。

这首词太经典听起来太震撼了,他们不分析一下感觉人生仿佛都有遗憾了。

在三位导师的强烈要求下,终于争夺了几分钟的分析机会。

江庸说道:“《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和《锦瑟》是不同韵律不同感觉的。但我可以给出一个绝对的评价,那就是这首词……比《锦瑟》只强不弱!如果让我打分的话,我想保底至少是一百五十分!”

骆斌说道:“我的评价也是一致的,尤其是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听了后我再次感觉到了头皮发麻的感觉。”

苏羽琪说道:“这首词里边蕴含的感情极其丰富,这里的感情可以是思念爱人,也可以是思念亲人甚至是自己的朋友。这首词整体的意境太完美了,而且所表达出的诗人的水准和风格也是高到了极致。我和江庸先生的看法一样,即便对比《锦瑟》也绝对只强不弱。”

这首词对比锦瑟,当然之强不弱了!

在地球上,李白杜甫被称为大李杜,又被冠名诗仙和诗圣;而李商隐和杜牧则被称为小李杜,但他们没有任何冠名的称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写的。

而苏轼呢!他可是被誉为诗神的存在!

和大李杜是同一等级的存在,综合成就还是甩开了小李杜一截的。

当然,苏轼生活在地球是宋代更擅长词;而杜牧在唐代更擅长五言七言这种古诗。

所以两人没办法真正对比,只能说两人风格各有不同。

但《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之作中经典中的经典,真真正正彻彻底底流传千古的存在!

所以说它对比《锦瑟》只强不弱,倒也一点不为过。

三个人各自为之打分。

一百五十分!

一百五十分!

还是一百五十分!

而且全都是保底一百五十分,如果经过深层次研究后,甚至可以比这个分数更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美刷新了总决赛的最高分数记录。

……

很多行业都是需要实力来证明自己的。

诗词行当也是一样。

类似《明月几时有》这种词,能够让人浑身鸡皮疙瘩起一层的词……已经不需要再向人们证明什么了。

头皮微微发麻以及身上的鸡皮疙瘩,就是对安之若素实力最好的证明!

安之若素的粉丝们狂呼不止。

“安之若素,牛逼!”

“我是安粉我骄傲。”

而乐动人生的铁粉们,刚才还大声嚷嚷着安之若素是冤枉人,要求安之若素道歉的那群人。

譬如像郑森这样的……他们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安之若素能够做出这样的词,他根本没有必要去说谎。”

“这首词比《锦瑟》也之强不弱,但凭这首词外加另外三首诗,已经可以完全判定安之若素本届诗词大会的总冠军了。”

“可看样子,安之若素对总冠军并不在意。他现在之所以吟诗作词,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他的水平和实力,证明乐东人生是抄他的!”

舞台后方的节目组。

十几个员工站成一排激动的浑身颤栗。

“没想到安之若素竟然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

“也对,安之若素没有证据去证实《锦瑟》和《竹石》是他的,那他就只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暴力证明了。”

“只要能写出超越《锦瑟》的诗或词,那安之若素的话就有重量!但写不出来,那安之若素就是放屁……但显然,安之若素做到了。”

“这真是一个强到变态的诗人啊。”

……

三位导师全部评价完,时间又已经过去五分钟了。

安之若素道:“下一题吧,不要在纠结于《明月几时有》了。”

他说话很淡,淡的就像一杯白开水。

观众们心中无力吐槽。

站在舞台上的戚芳说出了所有观众们心中想说的话。

她道:“九十六号选手,你刚刚作出了一首名流千古的,可以让人浑身鸡皮疙瘩起了一身的诗词,作出了一首评分高达一百五十分,甚至比《锦瑟》还略强一丝的词。”

“你就这么一点都不在意吗?这么着急的就想要进入下一首了吗?”

戚芳的问话饱含情感。

而安之若素听后,他只是

(快捷键 ←) 上一章:第三十七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三十九章 《登高》品味震惊(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