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食王传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五四章 还要花梨木么 (2/2)

第二五四章 还要花梨木么 (2/2)

文/小灰雀
食王传 | 本章字数:563.03万字 | | 食王传txt下载 | 食王传手机阅读
三白在,他省事许多,双手完全可以不握缰绳,只管扶在马鞍上,闭着眼身子随着马的小碎步,一颠一颠的,如同坐轿子一样摇摇晃晃的打着盹就好了,到了地头上,三白就会撒开楸着的马耳朵,转身吊在王况胸前,王况也就,地头到了。

本来王况开初还想着说,也不是没大杀器的,马蹄铁和双蹬啊,可以搬来给李老2用用,但是当它得到这匹徐吃货特地帮他选的马后,就死了心了,为,马蹄铁早有了,双蹬也是早有了,之所以不能在民间普及,主要原因不外是铁的管制制度而已,但在军队里,没有哪匹战马是不配双蹬,不钉蹄铁的。

也只有王况,运气好,一来就直接的和林明黄良搭上了线,几乎没有感受到铁器管制带来的约束,想用多少铁开口就是。也是直到了要改犁了,看着那硬木做的犁刀,王况这才第一次感觉到唐时的铁的缺乏来。

找铁矿不是办法,唐兴境内的临江村边上就有一个硫铁矿,具体位置王况不,只不远,可找到铁矿有用?在这冷兵器时代,铁,绝对是属于管制商品,哪怕你开得再多,也不可能让农户们都用上铁制农具,肯定是优先用到军事上的。

再者,王况也早就把初中化学里学到的铁矿冶炼办法全还给了老师,如同水泥一样,只大概原料,但具体到配比,具体到温度的这些细节,已经全丢到爪哇国去了。细节决定成败,要把这些细节都摸透了,只要肯投入,也不是做不到,但犯得着么?

你要水泥?水泥能比捣了糯米饭的三合土硬多少?王况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节目,出土的一个棺椁,最外层就是用的捣了糯米饭的三合土糊上的,坚硬如花岗岩。如果要去研究水泥,算下来,自然还是三合土合算,亏本的买卖,王况不做。

铁也一样,这时候的冶炼技术并不发达,冶炼出来的铁比青铜好不了太多,又发脆,稍微一受重点的外力,就完完了,在农具里还不如黄胆木(闽北叫黄胆芪,因其木色嫩黄如胆汁而得名,但凡是一把木匠师傅很喜欢的刨子,其本体基本都是用它来做)好用。

黄胆木闽北漫山遍野都是,这个木头的好处就是和泥土尤其是田里的泥摩擦后会变得很光滑,这个光滑并不是说木头的质地被磨损后产生的,而是在摩擦过程中,将表面的质地挤得更扎实产生的,经过磨实了的犁刀寿命并不短,一年一换就行,这和用铁刀也要一年一磨差不了多少。黄胆木的本身质地又硬,还保留了木材的弹性,可以说是硬度和韧性全都具备了,因此现在新做的犁,用的基本都是黄胆木做的刀。

用黄胆木的成本可以说比用铁便宜许多,只要将犁刀做成可拆卸可更换的,磨损了后再换个新刀就成,那么多山,那么多黄胆木,可以说,做一把铁犁刀的钱都够做几十把黄胆木犁刀了。

当然在锋利程度上,黄胆木肯定是远不如铁的,可这又有?这是水稻田,不是旱田,那田里的泥,初春一放水沤上几天后,随便手一插就能插很深进去,锋利与否,在水稻田里并不是很重要。

王况是让慎家的人每丘田都用不同的抛法插秧的,有的零乱些,有地整齐些,有的每茬的秧苗多些,有的少些,犁地的深浅也是不一的,可以说,十几丘田,没有一丘田是一模一样的。王况这些天要做的就是监工的工作。

这第一次,王况只能是辛苦些,带着慎家的种田好手在身边,每交代一句,那几个种田好手就在田边立上几根桩子做好记号,免得这到秋收还有几个月的,到时候忘了哪丘田是采用办法作业的。

等到秋收后,确认了拿种办法更好,或者说,收成不如意而否定了抛秧法后,王况就可以又继续当他的甩手掌柜去了,田地的收成,关系到温饱问题,也关系到能不能吸引来更多的流民,一个劳力能干的究竟是有限的,撑死了,一个劳力只能耕种这么多田,所以,亩产就成了关键。

人口问题又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商业能否发展起来,你有这么多的商品,就得有这么多的人来消费,这么多的人,又必须得有足够的钱,所以,一个州一个县能不能发展起来,并不是说王况手一点,出个主意,嘴巴一张就能来的,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少哪个环节都不行,没有民众的支持也就更加不行。

慎戥也和王况一样,很是关心这十几丘田的问题,三天两头就往这里跑,他从唐兴赶到这里,可比王况远多了,但每次都能比王况早到顿饭的工夫,不过他也是看看就走,没多呆,有王况在这里,比他在要强过许多,家里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去处理呢,他来,也只是因为王况来,所以才要来表示表示下的支持。

王况也是这点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二人见面了,也没那么多客套话,大多只是哈哈两句吃了么?”

“吃了。”,仅此而已。

不过,今天慎戥却是专门等着王况来的,远远的见到王况,就迎了上去,照例是哈哈两句后,他也不废话,直奔主题敢问小东家,您那是不是还需要花梨木?”

第二五四章还要花梨木么

第二五四章还要花梨木么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二五三章 王家(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