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官场教父最新章节列表 » 第822章 好吃难消化 (2/3)

第822章 好吃难消化 (2/3)

文/八月炸
官场教父 | 本章字数:1245.7万字 | | 官场教父txt下载 | 官场教父手机阅读
币5万元。之后,王效金电话安排古井大酒店当时负责基建的负责人,让其在同等情况下给予深圳某装饰公司优先中标。

然而,深圳某装饰公司最终没有入围。得知该情况后,刘某与沈某又送给王效金人民币10万元,再次提出希望承建古井大酒店装修工程。当晚,王效金打电话给古井大酒店当时的基建负责人,要求想办法让刘某做古井大酒店装修工程。

经过一系列安排,刘某的公司最终承揽了古井大酒店部分装修工程,1997年4月,双方签订承包合同,工程造价2200多万元人民币。之后,为了及时结算工程款,刘某和沈某再次到王效金办公室送上10万元人民币。在王效金的指示下,深圳某装饰公司如愿以偿。

作为国企“掌en人”,王效金原本应该履行好“看家”职责,但是,其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监守自盗者”。

王效金曾公开表示:由于体制本身的缺陷,导致古井集团的经营机制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只有国有资产大部分退出,才能使企业再次焕发生机。他表示,希望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转变经营理念、改善治理结构,推动古井实现新的辉煌。

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冠冕堂皇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背后,王效金其实另有“小九九”。

有知情人士指出,古井集团发展到今天,王效金居功至伟。但是,古井集团国有企业的n质,注定王效金只能是高级“打工仔”,一旦退休,只能“抱憾离开”,难以带走企业“一草一木”。相较自己的巨大贡献,这种不改制带来的预期结局,实在难以让王效金心理平衡。

基于此,接近a甲之龄的王效金对改制的渴望极为迫切,并不遗余力予以推动。其背后蕴含的,是其对自身利益的“不懈追逐”以及对国有企业的“监守自盗”。古井集团下属的九方制有限公司改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2003年5月,得知九方制有限公司准备进行改制的消息后,王效金多年的朋友、北京某广告公司总经理潘某专程上en,请王效金予以支持其参股九方制公司的经营。

谈判进入实质n阶段后,潘某希望最大限度压低九方制公司的净资产值,以便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股权。2003年下半年,潘某3次来到王效金的家中寻求支持并送上110万元人民币。同时许诺,如果九方制公司净资产评估能评到1000万元,他会给王效金一些股份。

利益驱动下,王效金经多次指示安排,最终将九方制公司的净资产由2200万元下调到1000万元。由此,北京市某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仅增资1000万元就取得了九方公司50的股份。

据了解,此次改制中,王效金先后收受潘某所送人民币200万元、美元2万元,并不顾其他高管反对一次次满足后者所提出的各种要求,慷公家之慨为人谋取巨额利益。

最吸引外界眼球的,是古井集团整个改制工作。在王效金的积极推动下,深圳某集团成为第一个合作对象。在这一过程中,王效金更是不遗余力。

2003年下半年,深圳某集团董事陈某,根据公司董事会授权负责收购古井集团事宜。在签订了关于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的当晚,陈某就送给王效金10万元,请求对收购一事给予关照。其后不久,王效金将有关情况向亳州市领导汇报,表示倾向同深圳某集团进一步接触,并建议亳州市政f给陈某发考察邀请函。

同年11月,陈某接函后来古井集团考察,王效金应陈某的要求帮助安排与亳州市政f领导会谈。在此期间,陈某送给王效金10万元,并请王效金尽早促成亳州市政f领导到深圳某集团考察。

当月下旬,王效金随亳州市政f考察团到深圳某集团考察。为感谢王效金对收购工作的支持并希望其继续关照,陈某再次送给王效金10万元。2003年11月23日,亳州市政f与深圳某集团签订了产权改制框架协议。

旁人买古井,王效金缘何如此不遗余力推动?随后发生的一切,揭示了其中深层动因。

2004年2月25日下午,古井集团根据与深圳某集团的谈判初步成果,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审议并最终通过改制方案。

方案显示,将古井集团不良资产剥离,保留优良资产,经过评估作价,以净资产为基数,让出60股权给深圳某集团,余下40在内部分配,然后以员工拥有的这4成古井集团股权,再设立一家新的投资有限公司,作集团的一个股东,以此实现古井股权多元化。

该方案规定,在这家新的持股公司中,普通员工占股60,管理层占股40。但方案中出现了员工与管理层分配股权悬殊的问题——普通员工每人仅有3万股,而王效金一人则有1000万股。

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据参与者回忆,当时很多职工为了宣泄对分配方案的不满,竟然跑到王效金所居住的别墅边烧纸钱,放鞭炮。从外地赶回“灭火”的王效金大怒,回家后气得灯都没开。

与此同时,和战略合作者的谈判也进行得不顺利。在转让价格上,深圳某集团和亳州市政f发生了分歧,最后谈判不了了之。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古井和其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也没有结果。

由此,王效金曾经对于古井的种种“念头”,一直没有能够实现。

王效金在古井集团可谓一言九鼎。号令之下,无人不从。也因此,很多行贿者对王效金“银蛋”开路,

(快捷键 ←) 上一页:第821章 我就是要做名人(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823章 公鸡与情人(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