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官场教父最新章节列表 » 第919章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2)

第919章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2)

文/八月炸
官场教父 | 本章字数:1245.7万字 | | 官场教父txt下载 | 官场教父手机阅读
充分利用机遇,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曾国藩充分利用机遇的一个主要手段,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大做强。回过头看,他的做大做强,有三个步骤。

过去团练只在县里,在乡下,当时所有的团练大臣都因循旧例,但曾国藩不是这样。他一到长沙做团练大臣,马上就给朝廷上了一个奏折,说眼下的团练不行,起不到什么作用,必须在省城里建立一支大团,才好指挥。有什么突发事变,立刻把团练派去应付。哪地方有乱子,省城里有一支人马才好去弹压。请求朝廷批准在长沙建立一个大团,人数不多,只有1000人。朝廷同意了。他一接到朝廷的指令,就把罗泽南、李续宾这些他最亲信的好朋友调来,利用他们原来在湘乡的团练基础,把1000人调到长沙,编成三个营。这些人拿薪俸,穿军服,每天训练。他们工资比别人拿的高,待遇也好。不要做别的事情,每天*练,听候命令,这实际上就是军队,名义上仍叫团练,但实质已经变了。这是第一步。

曾国藩在长沙城里,完全按照严格的雷厉风行的作风训练一支新的军队,这就跟长沙城里的其他军队形成对立。那些士兵原来都是懒散惯了的,八旗、绿营完全都是老爷兵,根本不训练。到训练时就在街上找个要饭的,给他十文钱二十文钱代替,他们自己下馆子上酒楼。曾国藩严格训练,他们不高兴。此外,曾国藩为了地方上安定,大开杀戒。凡是遇到有作乱的抓了就杀。后来有人讲曾国藩是“曾剃头”,就是从这开始的。就地正法,坏了规矩。不用法律,也不要地方行政官员,所以省里的行政官员很不满意。军队不满意,省政府市政府对他也不满意,他在长沙就呆不下去。于是,他就给朝廷打报告,说现在南部很乱,北部相对安定些,请朝廷允许我到南部去镇守。朝廷同意了。然后他到衡阳,借口为江忠源提供兵力,大力扩张军队。很快就在那个地方建立水陆两支人马,20个大营。水师10个营,陆师10个营。再加上辅助人员 0多,共1 0多人,号称2万,在衡阳建立了一支军队,浩浩荡荡。这样,他就从民兵师长变成一个正规军队的总司令。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他率领这支军队,一路北上,很快把武汉打下来了。打下武汉以后,他给朝廷上一个报告,要求攻打南京。曾国藩带领湘军收回中南重镇武汉,这是很大的本事,所以朝廷同意了。那时候打南京,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第一号项目,谁拿到,谁就是最了不起的。湘军是民兵,不是朝廷的正规军队,曾国藩却向朝廷要到了这个项目。然后他率领这支军队打南京,做大做强做到这一步,也就是做到最高了。

(三)打脱牙和血吞,屡败屡战,赢来最后的胜利。

真正的做大做强何其艰难!有一个千难万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苦多乐少,败多胜少。从衡阳出师到打下武汉,这七八个月里曾国藩历经过兵败投水自杀、湘军四散溃逃、湖南军政两界讥讽、长沙城闭门不纳的羞辱。他打了败战,回到长沙,长沙把城门关起来,不让他进。一个堂堂朝廷大员,为国家的事情打了败仗,竟然连自己的省城也进不了,这个羞辱非比一般。直到武汉打下,才一洗满面羞惭。

经过一个短暂的胜利时期后,曾国藩来到江西,很快又处于战事胶着状态。从咸丰五年到咸丰十年的五六年里,曾国藩在江西安徽一带的军事行动一直在低迷中徘徊。这期间,曾国藩遭受到江西官场的排斥,湖南官场的指责,朝廷的不信任,友军的不配合,他再一次投水自杀未遂,又被朝廷冷落了一年多,弄得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从朝廷到地方都不能容的异类,以致得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

我的部《血祭》的最后一段,写他很凄凉地回到家里守父丧,那时是他神经官能症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到晚吃不好睡不好,不到50岁,连一寸大小的字都看不清,随时都有死去的可能。

面对这一切,曾氏都忍了,他用湖南乡间的一句土话来安慰激励自己:“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一个好汉牙齿被人打脱了,连血一起吞到肚子里。“打脱牙和血吞”,一层含义是不示人以弱,不要人怜悯,不在人前求取宽容。第二层含义就是把仇恨记在心里。

野史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一个湘军将领写报告,说现在是“屡战屡败”。曾国藩拿来改了一下,改作“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一字之动,精神面貌就完全两样了。

(快捷键 ←) 上一页:第918章 内圣外王(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