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新明朝最新章节列表 » 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过年日记 (2/2)

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过年日记 (2/2)

文/随轻风去
奋斗在新明朝 | 本章字数:865.12万字 | | 奋斗在新明朝txt下载 | 奋斗在新明朝手机阅读
明天去东城,借用李大人上辈的术语叫做“扫街”。

韩宗的任务是在家里准备好笔墨麻袋,接收别人投来的拜年名刺,同时做好登记。

不止李佑,官场上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京师官员何止数千,真要拜年谁能拜的过来?全都是早早准备好名刺或者也叫名帖,到了拜年时仆役四出扫街,看见有头有脸的大en就扔一张过去。

漫天飞舞的名帖就好像上辈的拜年短信,有些道理和人xin真是古今相通,李佑感到好笑的感慨道。

卢尚书家en口的官员真多啊,许尚书家en口的官员多啊,赵总宪家en口的官员也很多啊…到自家en口的人也不少啊,不过都是仆役之流,名帖倒是收了一麻袋。

正月初七,景和天首次亲自进行郊祭,合祀天地。李大人又很不幸的作为si班官随扈。

这比大朝会累人,文官武官内监si卫仪仗卤簿等大队人马浩浩dandan,绵延数里。强打jin神从凌晨折腾到晚上,顶着风从宫中折腾到南郊,再从南郊天坛折腾回宫中。

在皇极殿里庆成宴上,李大人捧着象征皇恩但已经冷冰冰的饭食,简直苦不堪言,难以下咽。心里再次考量起京官与地方官的利和弊。

说起来今天李大人还是立下了大功的。在漫长冗杂的过程中,半路上少年天也忍不了,一发小脾气就要回宫,惊得一干大臣拦在辇毂之下苦苦谏君,僵持在那里。

李大人这南方人长时间在户外,被冻得脑不清醒,仗着近期经常天颜咫尺已经和皇上un了个脸熟,一时冲动趴在銮舆边上小声对天谏道:“陛下生活就像小娘被**,反抗不了就闭上眼睛享受罢。”

景和天目光奇异的把李大人看了又看,他第一次从大臣嘴里听到如此荒诞不经的话,可是细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心有戚戚的点点头,愁眉苦脸的继续前行。

负责典礼的礼部员外郎朱放鹤在冷风中擦擦热汗,悄悄对李佑道谢:“多谢你了,但下次不要那样君前失仪比较好。”又询问道:“对了,你对陛下说了些什么?”

两次大朝和一次郊祭,总算都熬了过去,转眼又到元宵节。东华en外的灯市,那是必须要看的。

再过了元宵,朝廷上下都该收心上工了。但是在悠悠的太平岁月里,目前又没有灾害战lan这类大事,上班何必如此着急。

二十一日,李中书回到内办公,但他心思尚未完全从假期中恢复过来。瞥了瞥公案上零零星星的几本奏章,看来别的衙en也都没有完全恢复运转,不然不会只有这么几份奏疏。

李佑打了个哈欠,又发了片刻呆,追思一下昨天那个舒适的懒觉。慢慢拿起案上奏疏,开始登录分发。

不过在看清了题目之后,李大人松弛的身躯打了个哆嗦,又紧紧绷直了。这本奏章题目是《请行京察疏》,作者是朝廷中著名白金大神吏部尚书许天官。

终于要开始了…李佑略带几分紧张的打开细览——

“景和以来,虽赖慈圣宫励jin图治,然天下承平日久,懒惰懈怠之风遍布朝内,政务迟滞屡禁不绝。近岁国家固然无事不彰,一旦有变易生积重难返之患。臣不敢不居安思危,以为必经重振纲纪、刷吏治。”

李佑嘴里反复念了几句“重振纲纪、刷吏治”,这就是许天官的口号?

京察六年一次,由吏部尚书和左都御史联合主持。这是对京师官场进行的全盘大考察,特点是不表功只找茬,并定下了名目条例详细对照。

其实国朝大部分时间里京察不会太认真,大臣体面总是要给的。但京察如果认真起来杀伤力极大,许多历史经验表明,一次ji烈的京察往往是朝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明真相的人或许以为现在年头到了,许尚书出来走个过场。但被打上了许尚书烙印并被许尚书送进内的李佑,又经过兵部卢尚书的提醒,当然对许天官的心思有所了解。

安稳几天,又到多事的时候了吗?。.。

(快捷键 ←) 上一页:二百六十八章 对自己狠的人(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