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虞国君王虞仲 (2/2)

虞国君王虞仲 (2/2)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在东南蛮夷地区。吴国的国君传到第十七世的时候,公元前655年,虞国的国君贪图晋国晋献公的宝马美玉,借道给南下讨伐虢国的晋国军队,晋军主帅荀息率军攻灭虢国后,回师途中又顺手牵羊攻袭虞国,这个内地的虞国就这样被晋国用巧计灭掉了。这就是历史典故“假途灭虢”和“唇亡齿寒”的由来。虞国,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因为吴国也叫做虞国,所以这个虞国叫做北虞。也有人认为,虞国是陕西省陇县地区西周时期矢国的后代。始封君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排行第二,受封于虞,故曰虞仲)。公元前六五五年被晋国所灭。(《史记·周本纪》也称仲雍为虞仲,与其曾孙虞仲是两个人)然而,刘晓景等根据金文及相关资料论证,山西虞国乃陕西陇县一带西周矢国的后裔。前655年,虞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和珍玉、借道给南下讨伐虢国的晋国军队,晋军灭虢国回师途中,顺手牵羊又灭亡了虞国。2受封建国

周武王灭了商朝后,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准备加封承祀),找到了周章。由于周章已经做了吴地君主,便把吴地封给了他。并封周章的弟弟虞仲在成周之北的旧时夏都遗址之地,建立虞国,是为虞仲,列为诸侯之一。3借道于晋

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2年),晋献公说:“当初我的先君庄伯、武公讨伐晋国内乱,可是虢国经常帮助晋君公室攻伐我曲沃,又匿藏晋国的流亡公子,结果造成祸乱。如今不诛讨虢国,必然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忧患。”于是派遣荀息带着屈地出产的名马去向虞国借路。虞国借给了路,就出兵攻伐虢国,夺取它的下阳而返归。4虞国灭亡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又向虞国借路去攻伐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说:“对晋国是不可以借路给它的。借路给它的话将会趁机灭亡虞国。”虞国国君说:“晋国和我国同姓,是不应该攻伐我国的。”宫之奇说:“(虞国的祖先)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儿子,太伯因为逃亡离去,所以没有继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周文王的卿士,对王室建有功勋而记录在册,(记勋的典册)保存在朝廷的盟府。(虢国与晋国的血缘比虞国与晋国的血缘要近,)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还会对虞国有什么爱怜之心呢?况且虞国同晋君的血亲关系能够超过(五服以内的)桓叔、庄伯家族吗?桓叔、庄伯家族有什么罪过,晋献公却尽行诛灭诸公子。虞国同虢国,就好比嘴唇与牙齿,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受冻。”虞公不肯听从,便应许晋国借路。宫之奇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虞国。那年冬天,晋人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奔周朝京都。晋军返回时,偷袭灭掉虞国,俘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同时继续保持原先虞国的山川祭祀。5相关成语

关于虞国借道帮助晋国灭掉虢国而自己又反遭灭国的故事,《左传》有详细记载,而《史记》采信了《左传》的说法。这个故事就是千古流传的成语“假道灭虢”、“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来源。6相关信息

虞国国君姓氏姬姓爵位

国都山西平陆始封此国者周武王始祖虞仲兴亡年代西周初年至前655年灭亡原因被晋国灭史书记载

《左传》《史记·晋世家》《史记·吴太伯世家》

(快捷键 ←) 上一页:法家领袖邓析(前545—前501年)补(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