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皖国君王皖公 (2/3)

皖国君王皖公 (2/3)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族群,先后分封之国达三十多国,范围涉及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其中皋陶长子伯益,曾佐禹治水,立有大功,受赐姓“嬴”。故伯益也是嬴姓祖先。《风俗通》载:伯姓出自“嬴姓,伯益之后”。伯益死后,其子若木封于徐,此为徐国之始。此时的徐国并非方伯国。周初,徐国国君驹王之时,与周天子之军抗衡。周天子多次派兵征讨,但互有胜负。至周穆王之时,徐国国君为徐偃王,国势大盛。据《竹书纪年》载,周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另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后徐夷僭号(即违礼自称王),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也就是说,周穆王此时不得不承认徐偃王为方伯。依周礼,方伯之国必须设监国大夫。而这个大夫就是皖伯。也就是说,皖伯大夫分封之时,当是徐国成为方伯国之时,也就是周穆王之时。学者研究有学者研究称,皖伯大夫亦为皋陶之后,偃姓。因伯爵是可以世袭的。所以皖伯大夫是初次分封的皖公,还是以后世袭的,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皖公是指的具体一个人,就是古皖国之后人所敬仰的、治理有方的一个国君。3皖公雕像

在潜山县车轴寺出口处,318国道旁一处低洼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尊巨大的人物雕像,人物形象有点像是春秋时代的人物装扮。雕像前是一个巨大的广场,有2000多平方米。走到近前,雕像底座为城墙形状,正中书着“皖公”两个大字,下面还写着“皖国古都”四个大字。雕像的北面底座有个入口,进入后沿梯而上,走上城墙。从巨型的“皖公”雕像背面看,衣服的褶皱有点像是一座险峻的山峰。“皖公”雕塑的高度为19米,加底座的总高度为28.8米,聘请中国美院进行雕塑设计。雕塑人物、基座及基础总投资600余万元。一位工人表示,这座雕像是2010年11月动工兴建的,内部由钢材支撑,外部用的是新型材料grc(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混合材料),工程已经进入扫尾阶段,将于2011年年底竣工。4皖国介绍

今潜山县为主的所在地,通往潜山火车站的路,目前还叫皖国路。《安徽省志》记载:今名梅城镇(潜山县城),是三代时古皖国都邑,汉晋的皖县城。远古时期,这里为蛮夷和淮夷南下的交融地区,主要部落为物质文明较高的淮夷种族中的群舒部族,尤其是伯益部落活动的重要场所。伯益部族在启建家天下后,退居今大别山东部建立了六、英、皖等部族方国。今潜山县境属古皖方国。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文明,成为江北地区的大国,与中央王朝保持亲善关系。皖国皖公皖公,安徽之祖、春秋时期皖国的仁慈君主、皖山皖水皖地皖人皖城、安徽简称“皖”的由来。皖公山山名。又名潜山、天柱山。在今安徽省潜山县西北。汉武帝曾封为南岳。唐李白《江上望皖公山》诗:“奇峯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亦省作“皖山”、“皖公”。宋陆游《入蜀记》卷三:“至赵屯……北望正见皖山。”清姚鼐《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诗:“皖公先在望,泗上且须臾。”参见“南岳”。5皖国另一说(1)古桐国

“皖国”,即古桐国。桐,或桐国,偃姓,皋陶后裔,今安徽桐城市北,与群舒方国关系密切。春秋时,桐国大体为北上争雄南方大国楚、吴、越国附庸,时而依附吴,越灭吴后,属越。《兵圣孙武》记载:豫章附近,存在独立小侯国。每年向楚另纳赋,获得楚保护。武用其不满,桐叛楚。舒鸠国为吴所有,武设诱敌之计。使楚:“吴怕楚,若楚攻吴,代楚伐桐。”楚军伐吴,入豫章,观吴。武见敌中,便派军往豫章南江,作伐桐架势,惑楚;暗中吴军主力,至巢城集结出击。楚驻数月,征吴未果,士气落,军心涣。吴突抵,围楚军,留缺口,猛攻,楚败。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在强邻环伺的春秋时代,弱小桐国不得不朝吴暮楚,战战兢兢揣摩大国脸色,后被楚吞了。十七世纪,桐城派朱书云:“吾安庆,古皖国也...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浙江,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2)桐国、空桐为同姓之国“皖国”,桐国、空桐为同姓之国,子姓殷人(商朝人)的后裔。商代桐国在今河南虞城县南5里的桐亭。周灭商后,部分桐人逃至安徽桐城,在南淮夷和群舒之间复立桐国。桐国便和商代发生联系,且经历失国复国曲折。皖江文化历史悠久:前推至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文化,后经西周古皖国,秦代衡山郡,东汉庐江郡,南宋安庆城,直到1667年安徽建省,绵延不断。《桐城县志》记载:“夏商之际,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为楚附庸。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3)谐音于“桐”---桐国即空桐国“皖国”,谐音于“桐”---桐国即空桐国,空为发语词,类似居巢中的居,无实际意义。空桐即桐。从史籍记载看:商朝之空桐国,也称为空同国,为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之国,子姓。今甘肃平凉有空同山,在福禄县东南六十里

(快捷键 ←) 上一页:蓼国君王伯高(2/3)章节列表下一页:费国君王费惠公(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