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尹国君王尹吉甫(前852—前775年) (2/4)

尹国君王尹吉甫(前852—前775年) (2/4)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动的传说故事,更有大量翔实的文物遗迹。有关尹吉甫的遗迹,有多处,其中为祀祠尹吉甫而修建的石窟“青峰宝堂寺”,大门用方石雕刻,寺中精美的石门、石窗、望柱、挟栏等就在绝壁上雕凿而成,寺内供奉着尹吉甫的石像,其像手中还握着一个大毒蜂。(另有传说)寺前有八间木雕结构庙房,还有高大庄严的龟驮碑,有二遵高浮雕龙凤碑、凤帽,都是远古御碑。清朝又两次扩建。有一巨立碑记。首句就点到说:“夫青峰乃古周朝名宦尹吉甫之佳城(佳城指古墓地)……”有关尹吉甫的传说故事在房县经群众口耳相传,世代不绝,与相关遗迹交相映证,特别是与尹吉甫有关的多处天官坟在房县的传说,更为生动传神。

在房县民间诗经民歌传唱从古到今,流传甚广,全县东、西、南方八个乡镇中大批农民能够用不同形式歌调唱出诗经“关睢”、“伐檀”等多首《诗经》诗歌。一篇《诗经》作者的故乡仍在传唱《诗经》的文章,曾经轰动大江南北,响彻海内外。

4历史评价

有人说尹吉甫是房陵人;也有人说他是古蜀国江阳人,但是中国诗经过学会会长、河北师大教授夏传才先生说:“尹吉甫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重臣,于武功文治都建有重大的功业,是对华夏民族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他又是确凿可信可考的西周大诗人,他的多篇政冶抒情诗保存至今,或美或刺,在思想和艺术上已相当成熟,比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要早四百年。论先后,中国诗史应把他列在前面。尹吉甫采邑在房县,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湖北省房县为籍里,可考可信。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原典,诗经学是世界性的学术,尹吉甫是房陵人而不是古蜀国江阳人,河北南皮县、山西平遥县的吉甫墓都是纪念墓,四川泸州之说系误传。湖北省房县发掘出当地民歌与《诗经》乐歌的结合,以及与尹吉甫相关的民间传说,很有价值。”

过去县城东关有一方赑屃座的大石碑,俗称龟驮碑,记载尹吉甫生平事迹,特殊时期后不知去向。听说房县博物馆现藏有一方周太师尹吉甫碑,不知是不是那方龟托碑。

尹吉甫姓兮名甲,字吉甫,尹是官名。后人以官为姓,称作尹吉甫;成为尹姓的滥觞。尹吉甫是周宣王时的名臣、贤臣,用后世通俗的说法,可称得上是文武双全。当时北猃狁入侵宗周,进攻到了泾水北岸,形势相当吃紧。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猃狁,取得胜利,反攻到太原,并在平遥一带驻防。尹吉甫还曾奉命在成周一带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有一件很有名的青铜器兮甲盘,记载了尹吉甫征伐猃狁有功受赏及向淮夷征贡赋。《诗经六月》也详细的记载了尹吉甫伐猃狁之事。

尹吉甫和《诗经》很有些关系,《诗经》中有些篇章是赞美尹吉甫功绩的;更有些篇章是尹吉甫所作,象《大雅》中《崧高》、《烝民》、《韩奕》、《江汉》诸篇。谢安石曾曾问他那位咏柳的侄女谢道蕴《诗经》何句最佳,道蕴答道“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更新的说法是《诗经》一言以蔽之是尹吉甫一人所作,持此说的好象是台湾的李辰冬先生,他作了一本《诗经研究方fǎ_lùn》,认为“三百篇的形式有点像民歌,实际上,作者是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他的内心,并不是真正的民歌。民歌无个性,而三百篇篇篇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每篇都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人物,固定的事件……”如果李先生的说法成立,尹吉甫可不是率尔操觚,而是比屈原早五百年的大诗人。但李先生的说法仅是一家之言,和《诗经》是民歌总集的传统说法相比,显得单薄,不好轻信。

尹吉甫也有不能让人首肯的地方。曹植《贪恶鸟论》云:“昔尹吉甫信用后妻之谗而杀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离》之诗”。《黍离》有句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对父亲尹吉甫的哀怨溢于言表。不过,对《黍离》诗的这种解释也只是一家之言。

5出生地

尹吉甫是哪里人?中国有四种说法。比较突出的两种说法是:一说是西周房州青峰(今湖北房县青峰)人,西周封钜(今河北沧州南皮)人;还有两种说法是:一说西周中都邑(今山西平遥)人,一说古蜀国江阳(今四川泸州石洞)人。

周宣王(姬静)初年(约公元前820年),辅弼宣王的大臣有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等。但尹吉甫为朝政中枢的重臣。宣王英明有道,“任贤使能”,使“周室赫然中兴”,百姓安居乐业,这与尹吉甫辅佐的功劳分不开的。周宣王五年六月(公元前823年4月,周历六月),猃狁(古部族名)迁居焦获,进攻泾水北岸,危及宣王。“宣王励精求治,命吉甫北伐猃狁"。吉甫亲率大军反攻到太原取得大胜,又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主持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功绩卓著,深得宣王器重。据《东周列国志》载:“宣王晚年病重弥留之际,召见老臣尹吉甫和召虎于榻前,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湟,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协力辅佐,勿替世业!’”宣王故,立其子幽王,吉甫乃是佐命之臣,不久谢世。

吉甫曾作《大雅·庶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还有《大雅

(快捷键 ←) 上一页:尹国君王尹佚(约前1046年期间活跃)(2/4)章节列表下一页:许国君王许文叔(前11世纪—?)(2/4)(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