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君王篇之郑襄公(前604~前587在位) (2/3)

君王篇之郑襄公(前604~前587在位) (2/3)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其牛的故事笑话寡人。今日若灭郑国并其地,又要被人说是‘践其田而夺其牛‘了。郑国君能屈膝下人,老百姓必定拥护,这是不可轻视的!”于是,楚庄王下令,楚师退兵三十里,让郑国与楚国讲和结盟。

郑襄公姬坚为感谢楚庄王不灭郑国的大恩大德,亲自去到楚营慰劳将士,杀猪宰羊,纳物朝贡,又派其弟公子去疾去楚营做人质,和楚国结盟。楚庄王得郑国,又率大军北上到延城(今河南延津北)驻扎,扬言要饮马黄河水,以武力向晋国示威。

直到这年秋天,晋国才派荀林父为中军元帅,先谷为副元帅,率领六百乘兵车救郑。到了黄河北岸,听说郑城已破,郑国已投降楚国,和楚国结了盟。于是荀林父便屯兵敖山、郜山(今河南荥阳北),不再前进。楚庄王原本打算班师回楚,听说晋国兵马已过了黄河,前来救郑,便也率领楚师北上,驻扎管城,与晋师对阵。

这时,郑国已和楚人结盟,归顺了楚国。郑襄公又听说晋国发兵车六百乘救郑,已过黄河,声势浩大。恐怕晋师一旦战胜了楚师,又要讨伐郑国降楚之罪,心中不安,问计于众大夫。大夫皇戎劝郑襄公说:“臣愿前往晋营,劝说晋军和楚决战。晋军胜我们从晋,楚师胜我们从楚,择强者而从之!”郑襄公以为好计,便派皇戎去晋营,又派使臣去楚营,挑起楚晋两军决战。郑国坐观成败,择强者而从之。

于是楚、晋两军在邲邑(今河南荣阳东北)激战。楚庄王派公子婴齐率左军攻打晋国的上军,派公子侧率右军攻打晋国的下军,自己亲率中军和两广兵马攻打晋国中军。楚庄王亲自击鼓,楚国将士奋勇上阵,步兵如蚊,杀声冲天,潮水般地攻入晋军阵地。晋国将帅们不和,毫无防备,被冲得七零八落,四分五裂,被杀得血流成河,哭爹叫娘,狼狈逃跑。在抢渡黄河时,又自相践杀,落入河中不计其数,惨败而逃。

郑襄公得知楚军打了胜仗,亲自到邲城朝见楚庄王,设丰宴庆贺胜利。

对战晋国

公元前595年(郑襄公十年),晋国因郑国反叛晋国而亲附楚国的缘故,所以发兵攻打郑国。

公元前588年(郑襄公十七年),晋国联合宋、鲁、曹、卫四国兵马进攻郑国,从郑国东部攻入境内,向郑城进犯。郑襄公派大夫公子偃(郑襄公弟)领兵埋伏在丘舆(在郑国东部),打败了进犯郑国的五国之师,保住了郑国社稷。

同年夏天,许国的许灵公以为有楚国做后台,不服郑国管辖,不到郑国朝贡。因而郑襄公派大夫公孙申领兵伐许国,将许田(在河南许昌东)攻取。不久,许灵公又派兵马攻打公孙申,企图夺回许田。郑襄公闻讯,亲自领兵攻打许国,又夺取了许国的组任、冷敦等地。许灵公害怕,忙向晋国求救。于是,晋景公派大将栾书领兵讨伐郑国,夺取了郑国的汜水邑(今河南荥阳西北)、祭城(今河南郑州东北)。郑襄公急忙派人向楚国借兵救助。于是,楚共王派兵攻打许国,援助郑国,晋国兵马才被迫退去。

公元前587年(郑襄公十八年),郑襄公去世,其子郑悼公即位。

2为政举措

铲除缪氏

公元前605年(郑灵公元年),郑灵公被子家和子公弑杀。郑襄公继位后,准备全部清除缪氏。缪氏是子公的家族。公子去疾说:“一定要清除缪氏,我就离开郑国。”郑襄公才作罢,将他们都任命为大夫。公元前599年(郑襄公六年),子家去世,郑襄公驱逐他的家族。

兄弟辅政

郑襄公的父亲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嫡长子郑灵公被杀,庶长子郑襄公继位为君,尚有兄弟十一人,他们是:公子去疾,字子良;公子喜,字子罕;公子騑,字子驷;公子发,字子国;公子嘉,字子孔;公子偃,字子游;公子舒,字子印;还有公子丰、公子羽、公子然、公子志。郑襄公即位不久,疑心兄弟众多,恐怕他们从中生变夺位,便私下和公子去疾商议,准备将众兄弟们赶出国外,只留公子去疾一人辅佐朝政。公子去疾是个贤德的人,劝郑襄公说:“此事万万不可。传说先君是梦兰草而生,必昌姬姓宗室。姬姓昌盛,兄弟众多,如同大树,枝叶茂盛,才能成大树。主公若能留下众兄弟,我们—起协力辅佐主公,若独留去疾我一人,让我如何异日地下见先君!”于是,郑襄公听从公子去疾的话,把十一位兄弟都封为大夫,共辅朝政。

3成语典故

《肉袒牵羊》

肉袒牵羊,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指裸露上身,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是古代战败投降的一种仪式。

4历史评价

楚庄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

5史书记载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参见:郑世家

6家庭成员

父祖

祖父:郑文公

父亲:郑穆公

兄弟

哥哥

郑灵公,名夷。

弟弟

公子去疾,字子良。

公子喜,字子罕。

公子騑,字子驷。

公子发,字子国。

公子嘉,字子孔。

公子偃,字子游。

公子舒,字子印。

公子丰

公子羽

公子然

公子志

儿子

郑悼公,名晞(一作沸、弗、费)。

郑成公,名睔,郑悼公之弟。

郑君繻,名繻(一作

(快捷键 ←) 上一页:君王篇之郑灵公(?—前605年)(2/3)章节列表下一页:君王篇之郑成公(前584~前571在位)(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