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君王篇之寿梦(前585~前561年在位) (2/2)

君王篇之寿梦(前585~前561年在位) (2/2)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今天浙江湖州地区)被吴国中途阻击,将军邓廖被俘,不得不退兵,吴国又反过头来攻取了楚国的城邑驾。楚国朝野一片哗然,主帅子重在指责声中得了心病撒手归西,巫臣的第一个情敌就这样倒下了。公元前576年,吴国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诸侯盟会上,即晋国牵头,旨在对付楚国的钟离之会。鲁国也急急忙忙的搬出自己的礼乐,要为这个蛮夷之国的华化担起自己的义务。公元前576年,舒庸人导吴围巢。公元前570年,楚遂伐吴,克鸠兹(今安徽芜湖市东南二十五里)至于衡山(当涂县东北六十里之横山)。这时,楚的力量已经伸展到长江下游,因而引起了华夏诸侯的恐慌。公元前563年,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于祖(今江苏邳县北而稍西之加口),它们不得不与吴寿梦举行和平谈判。吴以后更集中兵力争夺群舒。前563年,晋悼公与鲁卫等国及齐世子光会吴子寿梦于木且江苏沛县东,谋联师伐郑。吴王寿梦到了年老的时候,遇到了和老祖宗古公亶父一样头疼的问题。他有四个儿子,老大诸樊,老二余祭,老三余昧,老四季札。这个老四季札是四人中最知书达礼,仁爱贤明的。被封在了延陵(今常州)和州来。他后来出使诸国,一边观礼以便教化国人,一边刺探各国的情报。

在鲁国的时候,鲁人演奏雅乐给他听,他每听一段都知道是哪一个国家的音乐,并且给与适当的评价。他去晋国的时候路过徐国,徐侯盯着他的佩剑好久(吴国的兵器当时是的),他本想送给徐侯,但是使命还没结束,等到他回国再次路过徐国,徐侯已经死了,于是他解剑挂在徐侯墓上,哭揖而去。到了郑国,看出将来的权柄要落入子产之手,就劝诫子产为政慎以礼。

如此种种。因而,他深得寿梦的厚爱,其他儿子也都看出来了,寿梦想要把位子传给季札,可是季札这么贤义的人怎么会接受呢。

于是寿梦垂死时把儿子一个个叫到身边,并嘱咐老大诸樊,王位一定要兄终弟及,以便最后传到季札的手上,诸樊感泣而应。

寿梦二十五年,公元前561年,老吴王闭上了沉重的双目,带着遗憾入土了,诸樊继位。但却为后世种下了一场灾变。

公元前560秋,楚共王卒。吴乘楚国新丧之机,发兵攻楚。吴王寿梦之子出兵袭楚,楚遣大夫养由基率军一部为前锋,司马子庚率主力跟进,急行前往抗击吴军。养由基认为,吴军乘丧来攻,料楚不能整军抗敌,必无戒备警惕之心,建议设伏破敌。子庚纳其谋,以养由基所率前锋部队为诱兵,自率主力至庸浦分三处设伏。养由基所部与吴军稍事接触,即佯败后退。吴军见楚军兵力甚少,又不堪一击,遂毫不戒备,追击楚军。待吴军追入设伏地区,楚军三处伏兵突起攻击,大败吴军,俘吴公子党。这即是吴楚庸浦之战。

3趣闻轶事

吴王寿梦准备攻打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4史籍记载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参见:吴太伯世家

5子嗣继承

寿梦喜欢少子季札,欲立为继承人,季札以有兄长而拒绝接受。于是寿梦传位于长子,并要求兄终弟及,诸子依次传位,直到传给季札。长子、次子均遵照执行,三子临终时欲传给季札,季札仍然拒绝,于是余昧传给自己的儿子僚,引起诸樊子光(阖闾)的不满,引发专诸刺王僚,及吴攻楚,吴越争霸等故事。

6家庭成员

父祖

祖父:吴侯句卑

父亲:吴侯去齐

儿子

吴王诸樊

吴王余祭

吴王余眛,一作夷末、夷昧

季札

孙子

吴王僚,吴王余眛之子

吴王阖闾,吴王诸樊之子

(快捷键 ←) 上一页:君王篇之柯相(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