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名臣篇之季康子(?—前468年) (2/2)

名臣篇之季康子(?—前468年) (2/2)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不能够以死报国,这怎么来对抗强敌?”鲁国当时唯有三桓治军:季氏有左师,孟氏有右师。季康子以冉有统帅左师,孟氏以宗主的儿子孟孙彘统帅右师。颜羽、邴洩与孟氏一起作战。作为孔子的弟子,冉有并没让老师失望,他带着管周父、樊迟,积极备战,派武城的三百人守住宫门,驻扎南面的城门雩门外面。但是本该一同作战的右师却姗姗来迟,五天后才出现。终于要决战了,樊迟与右师的将领越好三刻之内左师将跨沟而来。战事开始了,颜羽请战,而主帅孟孙彘不想作战,只好沉默,反倒是邴洩大声说我们逃吧。结果右师溃不成军,齐人追着来打。但是左师主帅冉有勇猛非常,身先士卒,带樊迟等将士砍了齐师八十人,一时之间,齐人阵脚不稳,没办法获胜。夜里,齐师偷偷地撤退了。冉有请求追击,而季康子不让。其后,吴国出兵,与鲁人一同攻打齐人,在艾陵获胜。虽然在这次战事中,鲁国获胜,随后与吴国又打败了齐人一次,但是季康子很担心,“小胜大,祸也。齐至无日矣”,命令鲁人修理战备武器,以防齐国再来侵犯。这一战,孔子的弟子冉有、樊迟表现出众,颇有功劳。孔子知道弟子冉有奋勇入敌阵,赞他“义也。”季康子想起孔子当年执政,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而从齐国手中夺回失地,如今孔子的弟子又助鲁国击退强敌,看来这老夫子的学说也不是没有用处。冉有也趁机请季氏让孔子回国。于是,季康子派公华、公宾、公林带着重礼,迎回当年被三桓赶出鲁国的孔子。于是,孔子归国。

问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翻译: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翻译: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答道:“如果你自己不贪求财货,即使你奖励偷盗,他们也不会去偷。”

评价

季康子作为鲁国权臣,凌驾于公室之上,专权而失三桓之心,可谓不足。

然则,康子一能观吴之国运,二能用冉有之才,三能归夫子孔丘,四能应时用田赋,不可谓不智。

其他

总体而言,季康子是有大局观的权臣,虽然恋栈权位、霸占国政,但是能够分辨局势,让鲁国在吴、齐等强国的夹缝中顺利生存,而启用冉有改革田赋,更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亮点。

电影

胡玫执导,片名《孔子》。陆毅在片中饰演季康子。

(快捷键 ←) 上一页:名臣篇之孟懿子(?-前481年)(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