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巾帼志之乱世红颜最新章节列表 » 第九章 彭鼎辉的心思 (1/1)

第九章 彭鼎辉的心思 (1/1)

文/中国海军元帅
巾帼志之乱世红颜 | 本章字数:432.05万字 | | 巾帼志之乱世红颜txt下载 | 巾帼志之乱世红颜手机阅读

“正明吾兄:

来信已悉,深感大德。将军于两军对垒之际不忘旧交,遣子吊丧,诚乃大将风范。思廉何幸,蒙将军错爱,愧不敢当,谨用条陈,报之如左。

孟子云,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其今上之谓乎?陛下自负才略,不恤百姓,穷竭国力,失尽民心,以致天下离心,盗贼纷起,斯乃大邢危急存亡之秋也。凡我大邢忠臣,安能不挺身而出,救天下于水火乎?古人云,‘上不正,下参差’,安有暴君在位而忠臣可舒报国之志者哉!故伊尹流太甲于桐宫,霍光废刘贺于昌邑,皆为江山社稷之存亡,而传诵千古。思廉虽不敢以先贤自比,于此乱世,亦不敢不以社稷为重。代王贤明,器量宏伟,故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举义勤王,拥立圣主,非为犯上作乱,实欲匡扶社稷耳。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思廉为天下计,虽万死无悔也。望将军明鉴此心,?应天心民意,早日来归,共同保国安民,则思廉幸甚,天下幸甚!”

彭鼎辉读罢回信,知道段思廉起兵志不可移,便长长地叹了口气:“公明兄,既然你决意与朝廷抗争到底,你我也只有兵戎相见这一条路可走了。”这些年来,他对朝廷是越来越失望。史元爽在位十四年,做了多少荒唐事,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作为军人,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理念让他无法舍弃这个朝廷。儿子彭杰不止一次地劝他离开,他也试图躲避,却发现怎么也躲不开军人使命的羁绊,躲不开为天下苍生的担忧,只好硬着头皮,东奔西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补缺补漏,以挽救这条即将沉没在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之中的破船。

霍邑失守之后,晋西南临汾、河东、绛郡三郡就成了屏蔽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邢朝廷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硬是在关中兵力捉襟见肘(常备军七万,其中骁果军三万)的情况下,把骁果军的精抽调两万人给他,同时竭泽而渔地征召了十七岁以上男丁约三万人,凑成五万大军交给他,指望他能把段思廉的大军挡在关中之外,为进剿段云娟的娘子军争取时间。

彭鼎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疏忽大意。他一到任就派出细作潜入霍邑侦察敌情,同时整合各路人马,统一组织训练,加强各军的配合。同时,针对义军接连获胜,锐气正盛,而邢军上下普遍对义军抱有畏惧心理的现状,他决定在战略上采取守势,先稳住河东防线,使邢军首先立于不败之地,假以时日,慢慢地将义军锐气磨光,己方则完成重组和训练,实力此消彼长之后,再一举出击,将义军彻底击垮。为此,他特地派儿子骁果军中郎将彭杰和鹰击郎将尧君素各领兵一万镇守临汾、绛郡,自己率三万大军屯河东郡,凭依托坚城和黄河天险据守,控制了黄河三大渡口中的蒲津桥和风陵渡。

从地图上不难发现,这三个郡和稷王山几乎呈呈东北——西南走向直线分布。彭鼎辉摆出这条“一字长蛇阵”,并非授人以柄,让人一口一口吃掉,而是一种积极防御策略:以河东三郡和柏壁——稷王山——孤峰山为核心,依托坚固的城防工事,组成大纵深、多梯次的防御体系,层层阻击,迟滞敌军攻势,将其引入自己预设的战场,配合有利地形,将其拦腰截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除了前沿阵地的构筑,彭鼎辉还重视后方的防备。在黄河对岸,他也做了精心的安排:从关中的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麾下抽调四个团的兵力,分别驻守黄河龙门段西安的合阳、韩城两城,防止义军从梁山渡口过河,监视义军动向;鹰扬郎将桑显和镇守西岸潼关和永丰仓城,控制咽喉要道。

彭鼎辉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将领,深得兵法精要,他把所有能考虑到的因素全部考虑到了,因势利导,严密布防,既有广阔的前沿纵深,又有坚实的后盾,无疑是一记扭转劣势的高招。当然,他的好学生段婉曦吃不吃她这一招,就两说了。

就在他精心布置他横跨黄河、汾水两岸三地,大纵深、多梯次的防御体系的时候,细作们和出使的彭杰相继回报,义军在霍邑整军备战,目标直取河东郡。彭鼎辉满意地笑了。他相信,自己设置的这个大纵深防御体系,不但可以有效地牵制住段思廉的义军主力,还能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将其打垮。届时再回兵关中,歼灭段云娟所部,就可初步稳定帝国的西部北部战线。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快捷键 ←) 上一章:第八章 彭杰吊丧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