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社仓 (2/2)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社仓 (2/2)

文/雁九
重生于康熙末年 | 本章字数:2484.72万字 | | 重生于康熙末年txt下载 | 重生于康熙末年手机阅读
官仓得到一定填补外,地方乡伸手中也有不少余粮。

因此,河南巡抚石文掉、山东巡抚陈世绾借着进京陛见这当口,就提出积贮备荒事,既除了官仓,另在地方建社仓。

这社仓,由地方乡仲捐粮,等到荒年,百姓可从此处贷粮。

至于捐乡仲捐的多的,可以给顶戴。

因此事,干系到户部与吏部,皇上就下旨,命两个巡抚与两部合议,商定个章程出来。

虽说两位巡抚有爱民之心,可要是处置不当,容易生弊端。

何处收储,如何禁止苛派,何人司出纳,何时放贷收纳,一条条地议下来。

要说这些章程,并不难制定,皇上要是将差事指给哪个衙门或是哪个人,怕是半天功夫就整理出来。

可这跨了衙门,出面的是两个地方大员,还有户部与吏部两位侍郎,这效率反而大大降低。因为他们晓得。这社仓之事,已经不是一省一地之事。

既牵扯进来,要是不经心,日后出了砒漏,他们也要担干系。

足足议了两天,才酌议出六条来,其中四条防**,防的最多的就是州县官府。

防官府以社仓之名,苛派滋扰百姓;防官家选人不当,出纳不清;防官家许用民间小斗,损民肥私;防州县官干预出纳。

这社仓六条递到御前,雍正的脸一下子就黑了。

倒不是觉得这几人不用心,而是从这一条条中看出来,地方官仓已经废了。

他继个前,执掌户部十数年,自是晓得官仓弊端,只是没想到情况会坏成这个样子,连巡抚大员都不敢去碰此事,另辟蹊径解决积贮备荒事。

“早该想到会这样。六十一年,奉皇阿玛旨意,去彻查通州京仓,查出来一堆蛀虫。京仓尚且如此,更不要地方官仓。这两年事多,竟是忘了此事,这回不能再放任那些硕鼠。十三弟,联想要彻查天下粮仓。十三弟有什么好的人选举荐?。他撂下折子,对十三阿哥说道。

十三阿哥闻言,不冉心中苦笑。这地方官仓是个火药桶,牵扯到方方面面,岂是一般官员能担待的?像石文掉、陈世绾那样的一省父母都要避开此事,可见这其中的水有多深。

这个时候举荐人接差事,不是坑人么?

“皇上,官仓牵扯事多,还是臣弟接受此事!”十三阿哥俯身道。

雍正沉吟片刻,道:“要查官仓,总要出京,十三弟是联的左膀右臂,联是离不了的,十三弟可统领此事,再寻一人给十三弟打下手。”

十三阿哥闻言,心中在揣测皇上看中的倒霉蛋是哪个,口中已是应道:“皇上说的正是,是臣弟疏忽了。”

想到令人头痛的官仓,雍正对这份社仓六条的帖子,也失了兴致。

要是地方蛀虫不清理,就算建起社仓,也不过是第二处官仓,等着那些官老鼠来分食。

他坐在书案后,拿起毛笔,做了朱批:社仓之事,于山东、河南先行数州县行,等二、三年后,著有成效,再广行其法。

这个结果,并不出乎曹颇意外。

通过这两日合议,他同石、陈两个巡抚倒是熟了不少。前者出身满洲勋贵,后者是礼部尚书之子,两人都是科举晋身。

说起来,两人与曹颗都有旧。

石文掉是已故废太子妃石氏叔父,他有位兄长曾任户部侍郎。网好是曹颇当年任户部郎中时的上司。

这陈世绾,这就是海宁陈家的那位陈阁老,如今正值盛年,原本丁忧,年初方起复。他父亲陈忧致仕前任礼部尚书,是曹寅任侍郎时的上司。

这次进京陛见的督抚中,有不少要调转的,但是并不包括这两位。有此可见,这两个前程大好。

为了官场上多份人脉,曹颗与之相交时,也热络几分。

他与二人交结,并非图眼前,不过是放个长线。

不想,没几日,圣旨下,众人关系就有了变化,

最新全本:、、、、、、、、、、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一千一百零二章为臣难(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