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玄幻小说 » 兵法大圣最新章节列表 » 第77章 上兵伐谋 (2/2)

第77章 上兵伐谋 (2/2)

文/倦听流水
兵法大圣 | 本章字数:218.58万字 | | 兵法大圣txt下载 | 兵法大圣手机阅读

苏诗儿刹那间满脸通红,慌张起身,丢下一句“我吩咐厨房给你熬点补品去”,随后踩着碎步离开了房间。

苏仪扬起一抹笑意,小乌龟抬起头来,目光中充满了鄙夷,好似在说:真是一点素质都没有,居然大白天的就调戏黄花闺女。

“看什么呢,再看不给你墨汁喝。”

苏仪抬手一戳慢慢的背甲,后者立马收回目光,大口喝墨,生怕苏仪动真格。

苏仪继续写谋攻篇。

看着笔下的字,苏仪心想:“《孙子兵法》谋攻篇的主旨是通过谋略使敌人屈服,用最少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谋攻篇的‘谋’,是战前运用的‘谋略’,而不是两军交战时的‘计谋’;谋略是战前的总体规划,通过使用谋略‘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在战场上用计谋拼个你死我活来的更好。”

“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兵伐谋’的意思不是与敌人在战场上拼计谋,而是在战前伐掉敌人的的谋略、抹杀敌人与自己为敌的思想,让敌人觉得他们毫无胜算,从而主动投降。因此,通过谋略使敌人屈服,我方没有任何损失,又能得到敌人的土地、人民和资源,这才是最上乘的胜利之法。”

“‘其次伐交’,就是通过外交手段来战胜敌人,或联合其他国家战胜强敌,或破坏敌人的外交、离间敌人的盟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秦和张仪两位先贤所使用的‘合纵连横’之法:当初苏秦以合纵之法,游说六国联合抗秦,让秦国十五年不能向东扩张;后来张仪以连横之法,说服六国与秦国结盟,孤立了每个国家,然后逐一击破,最终使秦朝一统,纵横家也由此而生。”

“‘其次伐兵’,只有在谋略和外交都失败之后,不得以才会动员军队讨伐敌人;行军作战动辄数月甚至数年,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即使战胜了敌人,自己的损失也极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数胜必亡’的局面。世间很多人都以为兵法就是两军交战,战胜敌人的方法,但恰恰相反,兵法主张的是‘不战而胜’,最忌讳大动干戈,兵家对军事的态度比其他百家都要谨慎的多。”

“不仅仅是《孙子兵法》,大多数兵家著作也都讲究‘不战而胜’,连《六韬》也说‘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与无战。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意思就是善于打仗的人,在行军布阵之前就能得到胜利;善于压制敌人的人,无形间就能瓦解敌人。最高明的战术,就是造出无人敢与我为敌的局面。因此通过短兵相接殊死搏斗而取得胜利的,不是一名优秀的将军!”

“而排在最后的攻城,就是兵家最为忌讳的战胜之法。在兵锋大陆已有曹操对《孙子兵法》作注,但曹操是专业人士,很多注解比原文都生涩难懂,因此无法传世;而后世有《十家注孙子兵法》,不仅有极为精辟易懂的注解,更罗列了许多战例辅助理解:例如‘上兵伐谋’的注解中,就有寇恂斩皇甫文、晏婴智斗范昭、秦军伐赵的典型案例,很清楚地诠释了上兵伐谋的真谛,非常适合我理解。”

苏仪花费了许久时间,借着后世的注解仔细体悟,然后提笔就要写“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但苏仪在写下“上”字的第一竖时,脚下的大地陡然一颤!

桌面上的文房四宝也随之一震,苏仪连忙按住桌子。

一看正在喝墨的小乌龟被溅了满脸的墨汁、目光似是有些恼怒,苏仪便是莞尔,同时又疑惑道:“地震了?”

(快捷键 ←) 上一页:第76章 意外的封赏(第二更)(2/2)章节列表(快捷键 →)